您好,欢迎您莅临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商会  
活动预告    申请入会
  首页 商会概况 商会要闻 商会领导 商会服务 会员企业 商会理论 联系我们  
投资策划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投资策划 >>
 
传统文化的光大,路还有多远?
传统文化的光大,路还有多远?
——王理宗在第九届孔子文化节解读儒商精神及其全球化发展



正如美国著名政治文化学者亨庭顿关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想象,我们解读民族冲突、国家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其底层都避不开文化。中美贸易战更促使我们深刻思考贸易战背后的文化冲突与价值冲突,以及西方所代表的普世价值和东方精神传统在全球化过程中该如何对话、融合、重构,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增进人类社会的福祉。帮助企业家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理解传统文化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人和中国,从文化层面辨析宏观环境,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是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10年来不改初心,不忘来路,不乱去向,坚持将孔子文化节办下来的深层动力和历史使命。


2018年10月28日,第九届(深圳)孔子文化节如期在深圳东湖公园举行,祭孔大典庄严肃穆,恢弘大气,传统乐器丝竹悠扬,民族舞蹈翩若惊鸿、太极表演行云流水,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中国艺术音韵流转,如诗如画,传达着我们对古圣先贤的崇高敬意,对绵长历史的无尽想象,对诗性国度的悠悠情怀,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深挚向往,对发展的不竭思考。


“儒家智慧高峰论坛”作为孔子文化节的重头戏亦已成为文化节的品牌活动,成为儒家学者、企业家及社会大众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九届孔子文化节“儒家智慧高峰论坛”聚焦“儒商精神”,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对儒商精神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应对和全球性价值的演讲,集现实追问,逻辑思辩,历史维度与全球视野,他提出了三大命题获得全场热烈掌声和高度认同。




1、直击当下:二代不接班,企业家动力何在?

放眼当下,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仅是外在环境的迷雾漫漫,更是内在发展的阻力重重。除了成本、市场、管理、人才等等要素,影响企业发展最深层的内核应该是动力。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老一辈企业家已经老了,这些老了的企业家辛苦一辈子挣下的家业该如何传承,他们积累的社会财富如何转变成两个100年最坚实的基础,应该说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也关乎家运和国运。

目前据我了解,80%的二代不愿意接班。不愿意接班不仅是两带之间的代际矛盾,集中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现代危机和东西方文化的文化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子承父业”天经地义,万贯家财就为儿孙积累,这是中国2000多年的纲常伦理所规定的行为准则,这样的行为准则确保了社会在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也是以牺牲个性、个人意志为代价的。现代社会以分工为基础,打破了农业社会、传统社会的熟人网络,也就颠覆了原有的社会运行体系,特别是二代很多受过西方教育,在西方崇尚自由、个性、民主的观念下,对传统的反抗也就表现为“子不承父业”,与家业撇清关系,不做乖乖仔成为一种符号和标签,我们可以批评他们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却没有权利不让他们表达自己,不让他们追求自由。这是当下东西方价值观、两代价值观冲突呈现给我们的严峻挑战。


对于企业家来说,子女不接班,努力拼搏意义在哪里?这就需要传统文化所培育的儒商精神来支撑,提供动力。何为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儒……这种家国情怀、天下精神所包涵的勇猛精进、积极进取、不懈奋斗、为国为民的生命主张和道德要求是儒。所以儒商除了获取利润为商人之本分外,更兼有为天下苍生谋取福祉之使命与责任。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远远超越赚钱养家,因此面临子女不接班,其动力来自于对公司员工生计与幸福的责任感,来自于中国企业跻身世界的使命感,来自于超越欲望,无私奉献的道德感,来自于思考和创造的审美体验。

中国的儒商精神可以对标清教的“天职观”,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他们把工作与信仰融为一体,我们称其为职业精神。儒商精神与清教徒的“天职观”区别在于,天职观来自于上帝的要求,带着一定的救赎功利性,但儒商精神则是一种内在的、内生的文化基因,是一种自发,因而也更具生命力的精神,因此儒商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儒生能够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2、时代脉搏:中国的马丁·路德何时出现?

大家知道,马丁·路德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二伟大的德国人,一生中做了两件足以彪炳千秋的事:一是向天主教廷开火,成为基督教“新教”的鼻祖之一;二是翻译《圣经》,规范德意志语言,他不仅成为宗教改革的旗帜,更从文化上统一了德意志。
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新技术、新生活、新群体、新文化时虽然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很多时候却也显得非主流、被边缘化,它的整合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正面临挑战,可以说传统文化在呼唤马丁·路德的出现,传统的价值体系需要创新,我们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需要迭代,社会所崇尚的年轻文化、媒体文化需要整合,“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3、全球视野:传统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路径?

我们需要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文化自省。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很多人以为经济实力决定文化认同,你以为现有世界观再有世界吗?非也。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我们需要知道理念世界和物理世界这两个世界,物理世界是我们的理念所塑造的,但是我们一直误以为我们的智慧能够认识本质,人类的伟大真正在于能够创造他想象中的世界,而不是认知世界。所以,我要说的是,今天我们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所以我们的文化是亚文化的结论需要被反省,只有从文化的根源上进行自省,而不是一切以经济决定论进行简单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自我超越,树立自己的普世观、世界观,摒弃贸易壁垒带来财富积累的做法,让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节,让创新创业真正发生,我们的经济发展会获得又一次更新的腾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必将超越民族、地域的局限,成为全人类“公共精神”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明强大的推动力量。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香梅北路天然居 F2905室   电话: 0755-83137670   邮箱: gdhtcc@163.com
Copyright © 2015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粤ICP备17119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