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里说一个大二的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暑假生活:“我什么也没做,基本上每天要么躺床上,要么沙发上‘葛优躺’,基本没出过门。八九点起床,微信朋友圈刷到底,回复留言,再刷微博看看搞笑段子,磨叽磨叽到11点左右,开始叫外卖,12点半左右吃午饭,然后接着躺床上开始看视频,一下午又打发过去了。晚上呢,再跟同学朋友们语音或视频聊天,吐吐槽,听听音乐,又要睡觉了——好无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现今好多人都是“低头族”,完全离不开网络,也不走出门交友,更不喜欢和人交流了,而是喜欢在虚拟空间和虚拟的人交流,和机器打交道,这种现象很危险。很多因为低头玩手机或者宅在家里沉迷网络而频频见报的意外和悲剧,实在令人扼腕。
在我上一篇《年轻人要结交高人、能人与美人》里有关于交友的一些建议,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今天我们谈谈“交友”,不是与网络里虚拟世界交友,不是与机器交友,而是与活生生的人交朋友!
『1』
人为什么天生需要交友?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为了抵御自然的侵害,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群居成为必然选择,既然群居,就会交流,所以交友看似一件很简单的事,是人都应该会交友。

交友是人的自然属性,也是人作为高级动物才有的属性。如果一个人不交友了,只能说明他又回到了动物的状态。但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激情而交友,那是另一种动物状态。
交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特别对现代人而言,与人交流的技巧都已经生疏了,生锈了,犯有“交友困难症”了。我们交友要怎么交?
我们经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认识一个人,要交到真正的朋友,需要时间、需要真诚,更需要对交友的理性认识。
我认为,在交友中首先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尊重原则。我们常说,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尊重,即尊重他的行为、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劳动成果等。
第二、平等原则。不平等的对待别人,心存高低贵贱之分,在行为中、语言中就会不经意流露出来,这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朋友会自然离你远去。
第三、理解原则。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想问题,就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一个包容别人的人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第四、利他原则。
第五、互利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就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做到不卑不亢、自信从容。
『2』
你的女朋友需要你拥抱一下,但你没反应,你没有敏感地觉察到她的诉求,这样她就会想你是不是不喜欢她了,这就是交际不敏感的结果。再比如说演讲,你要了解听众的特点、喜好、接受程度,要了解他们是喜欢严谨的思维、还是更喜欢活泼的语言。

在人际交往中,要关注别人表情的变化,关注他的动作和行为,这些都反应了他的心理诉求。这就是交际敏感性。
如何提高交际敏感性?
只有关注别人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和他人产生良好的互动,这样交流会变得顺畅而愉悦。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为什么不投机?如果你只从自己出发,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关注别人的反应,人家一定觉得和你交流很枯燥,很乏味,就不会想和你继续交流。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一些交流技巧。
要考虑环境,识大体,顾大局,大庭广众一定要给人面子,就算有些行为从你的角度看,可能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人都需要被认同,如果你毫不留情地尖锐批评,结果常常会适得其反,激起别人的逆反情绪,这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交流的技巧。认同别人的感受,而不是站在“真理”一面,义正言辞地指责,也不能站在他的对立面,数落他的错误。既然你们是朋友,他的行为希望得到你的认同,所以首先要满足他被认同的心理诉求,首先讲“情”,如果没有情,直接讲理,最后往往是没理可讲。情绪上接受了,再讲道理,就比较容易被接受。当然讲理不能讲大道理,一定要立足于你对朋友的了解,换位思考,指出他想问题角度的偏差,这样才能说服他,这也才能让他感受到朋友的温暖和可贵。
『3』
我有个交友梯度理论:交友要由近及远,由虚到实,由情及利
由近及远——人际关系是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体系,最核心的、最亲近的就像一个圆的圆心,慢慢会辐射到更大的半径和范围。所以交友要从身边开始,从同事开始,从领导开始,从亲戚朋友开始。
由虚到实——交朋友不是做买卖。从谈价值观、谈对事物的看法、谈自己的观点开始,慢慢去了解你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当然这是对知心朋友的要求,一般的朋友通过这种谈话也可以了解兴趣爱好,对将来更好的交流也会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一开始交朋友一定不要谈得太实在。要先做铺垫,先玩点“虚”的,再玩实的。
由情及利——中国是讲人情的社会,与西方的契约法治社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讲话也好,交朋友也好,做生意也好,往往都是意在言外,利在情中!所以先谈感情再做生意。
『4』
交朋友还要讲究结构性
<年龄结构>
我们学习历史,从过去的经验去洞见未来的发展,可以用别人的人生经验去指导自己的人生,所以要多交一些年长的朋友。长者的经验、阅历和见识对你们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让你避免走很多弯路。
同龄的朋友也要交,因为同龄人最能谈到一起、玩到一起,共同的成长背景、时代烙印,语言体系,可以让你们的沟通没有太多隔阂和障碍。
年龄小的朋友也最好能结交一些,他们会带来青春的朝气和未来的启示。
< 知识结构 >
你的朋友中应该有各种专业背景的,有的学哲学,有的学数学、有的学外交,有的学造火箭,跟他们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大课堂。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专,但是有这么多的朋友,你的视野必定会得到极大的延伸,你观察世界的角度一定会更加多元。
< 资源结构 >
有人政府关系资源很多,有人学界关系很多,有人企业界朋友很多,有了这些资源,相当于你的资源和能力都被无限放大。
< 性别结构>
既要交男朋友,也要交女朋友。当然不可以乱交。女性的柔情似水可以软化你的性格,美化你看世界的视线,男性的坚强果敢可以增强自己的刚毅和勇气。孔子也讲过交友的结构性,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正直忠义、诚实不欺、见闻渊博的朋友是于己有益的,而装腔作势、曲意逢迎、巧言善变的人则要远离。

『5』
交友是有几个层次的
朋友的最高层次我们称为知心朋友。知心朋友靠思想、靠信仰连接,这种朋友最牢固。因为信仰相同、思想想通,所以他们在一起做任何事,可以不讲条件,不计成本,不问得失。“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的淡如水,并不是说他们之间情感很淡,而是他们因为价值理念相同而结交,所以纯粹,所以不染。
战争时期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而结下的革命情谊是那么牢不可破,无坚不摧。这种友情,跟金钱毫无关系,跟利益毫无关系。
第二层次是由知识所缔结的友谊。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而走到一起。全世界除教堂之外,最有魅力的应该是学校,同学情也是很纯粹的,与青春和知识相关,与利益联系较少。
第三层次的朋友是利益缔结的。利益可以缔结情感,也可以摧毁情感,这种友情看似固若金汤,同时也最容易土崩瓦解。
第四,最脆弱的就是情感。人是易变的,人的情感也非常虚无缥缈,今天可能你好我好,明天就可能分道扬镳。当然这些都是让人能够形成联系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6』
前面讲激情的时候,我主要讲了激情的自我因素,通过自我激励来培养工作激情,外界的肯定和激励是激情的另一来源。激情和交友呈正相关。
为什么?
人们都愿意和有激情的人交朋友,所以一个有激情的人总是有很多朋友。朋友多了之后会增强安全感。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没有朋友就没有安全感,没有朋友往往办事效率很低,事情很难办。现在就医难、上学难,办事难,如果没有朋友,老百姓碰上一点点事,就两眼一抹黑,如果有朋友,抗风险能力就会提升,安全感也会随之提升。朋友多了,会提高效率,能提升你自身的能力。
我们交各种年龄的、各种学科的、各种背景的朋友,对你自身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一种巨大的提升。
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又有效率,能力又强,这样的人必然充满自信,能够非常乐观的面对问题,所以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必然会更有激情。朋友多了,会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也更容易融洽各种关系,夫妻关系会更亲近,婆媳关系会更和睦,与领导的、同事的关系会更融洽,情绪可以影响环境,而环境必然给出相应的反馈。
结语
交友的艺术里,张爱玲说过,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是的,我们的生命既要有独处的空间,也要有走出去在阳光下会友畅谈人生,星空下憧憬梦想的美好画面。打开心胸,多交朋友,关掉手机和网络,通过交友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