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王理宗会长在关于制造业转型的论坛作题为《谁偷了中国的世界工厂》的主题演讲,对工业化时代制造业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演化逻辑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哲学式概述和思辩。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曾经是勿庸置疑、无可争辩的世界工厂,我们生产的家电、服装、鞋帽、电子元器件远销全球。曾有人〝戏说〞,东莞停电1小时,全世界的衣食住行都将受影响。近几年形势却急转直下,风光不再,中国的世界工厂光环正在隐退。原因何在?
探本溯源,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腾飞主要得益于如下优势:廉价的土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税收、社保、劳动合同等法律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产业技术工人众多。如今,这些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与20年前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不断高涨的成本;日益规范的政策;不堪重负的资源环境;不断变化的市场;全新的消费文化;美国的〝再工业化〞;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制造业的崛起。
在这样的困厄局势下,一批曾经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企业倒下了,一批还在苦苦挣扎求生,一个考验中国传统制造业砥砺前行的时代正在来临!此时,更需要认清形势,了解自己,理性定位,掠去浮华,拨开迷雾。王会长总结了企业倒下的五大原因:
1、老死。趋势性灭亡,无论你如何努力,如何挣扎,被时代大潮吞没,被新生力量取缔是不可逆转的。如若看不透、放不下,只能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向灭亡。
2、撑死。对形势和自身认识不清,过高估计自己,过度扩张,导致资金紧张、管理混乱、主营不清,消化不良。
3、病死。制度设计、商业模式、管理运营不成系统,带病前行的结果就是病入膏肓。
4、累死。跟随潮流而不能引领潮流,无创新能力,只能在产业链低端赚取廉价劳力,劳力者终将治于人。
5、猝死。没有良好的财务设计、没有丰富的金融渠道,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银行抽贷,企业输血系统故障,猝死在所难免。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要避免这五种死法,要从机会型转向智慧型、能力型,王理宗会长指出了如下路径:制造十科技、制造十文化、制造十金融,制造十国际化,即传统制造业只有沿着智能化升级、网络化传播、生态化融合、金融化腾飞、国际化裂变的思路,才能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重重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涅槃重生,为中国的世界工厂赋予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金融化的时代特征和创新价值!
王理宗会长说,所有企业都在转型,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转型;一定要理性分析,准确定位,有时放弃比坚持更重要,输不起,可能输更多;传统制造业更需要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缺乏前瞻性思维,只顾眼前,就会看不到未来,也将会失去未来!
激励中有冷静,机遇中藏风险,胜利中伴挫折,中国世界工厂的东山再起和再度辉煌路漫漫其修远兮,需我辈同心协力,上下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