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高峰是风景
—— 评王理宗新书《美丽的手》
桑 叶
翻越过高峰,便是美丽的风景。
商会超越了利己的高峰,便赢得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掌声。
人是自然的产物,有着动物的属性。动物都是利己的。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所说:“人的天性是利己。”人的自然属性或者说人的天性是利己,利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伴随着人,不管是否有意或者无意,利己的意识客观真实地存在产于每个人的心中。何谓“利”?亚当·斯密给出的答案是——每一个人的利益,是生活的尽可能安逸。正如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添衣,困了要睡觉,累了要休息,如此等等。
对于利己,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利己是现实,正因为人类有了利己欲望的驱动,才有了人生谋变求发展的动力,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人有了利己的欲望,人类才有了今天的文明。但反过来看,正是因为人类的利己,才禁锢了人类思想的自由,从而放慢了发展速度,也限制了人类自身发展的自由。人走不出狭小的境地,看不到更美丽的风景。也正是人类的利己,才形成了如今社会人们思想道德水准的混乱与低下的局面。今天,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这是个人是否赚到了钱!当一个社会唯金钱是瞻的时候,这个社会道德及文明程度低下到何种程度?!案例不需列举,人们可以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找到许许多多。
但仅是利己并非是人的属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在于人是一种“生活活动”,而动物是一种“生存活动”。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的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哲学博士孙正聿曾在《超越意识》中说道:从自然界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而然的世界变成了“人化了的自然”即“属人的世界”。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从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去寻求“善”、去实现“美”,把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的世界。
孙正聿博士指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是有“意识”的存在。人不仅具有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对象”的“对象意识”,而且还有关于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欲望和目的、情感和意志、思想和理想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中,人类能够“觉其所觉”、“知其所知”、“想其所想”、“行其所行”,因而人类又能够“超越”自己的狭隘的、有限的存在,在自己的“意识世界”中为自己创造无限广阔、无限丰富、无限发展的“世界”,给自己构成理想性、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这就是人类意识的“超越性”。
越过了利己,便是人生的境界。
中国古代先贤把人分为三等,即下士利己,中士利人利己,上士舍己为人。可见超越利己是古今贤达的追求和境界。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动物的生活。”追求安逸、顺从本性、遵循感性的召唤固然没有错,可人作为高级动物,如果仅限于此,岂不和一般兽类、禽类无异?初唐诗人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在他眼中,能做到不利己,并非常人,其个性、境界已然达到了圣人一层。
在今天全民皆商的社会里,追求利益是商人和企业的天职,否则就是浪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犯罪。固为任何一个商人和企业背后都一大群靠企业赚钱来生活,不追求利益就是对企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但追求利益并非唯独利己。
难道商业仅仅是追求利益吗?“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但企业到底如何才能赚得钱?恐怕没有一个商人不考虑这个问题,并渴望找到最有效的答案。
商业的形式是通过商业活动来谋取效益,但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一种“给予”的行为。现实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能把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给予”了消费者,满足了消费者的“不满足”,消费者才能给你丰厚的回报。
商业社会里必然产生商会。
商人自愿结成的组织就是商会。商会提供服务,同时也是个平台,这个平台与服务能不能让会员“埋单”——参加商会,认真履行会员的责任与义务?这不仅要看平台与服务的价值,还要看平台与服务的宗旨。王理宗说:“社会组织、商会协会的天职是推动财富在更大范围的流动,在更高层次的增值,在更广领域的惠及大众,这是商会的本质属性。”这其中“推动”的宗旨、形式、模式则有着诸多的内容要研究要推敲,其中宗旨就要明确是为商会本身谋取利益还是为会员谋取利益。《美丽的手》一书中通过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近20年来的运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商会超越了利己的高峰,去服务会员,方能实现商会的发展、壮大,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美丽的手》看似写的是商会的经营与发展,其实讲述的是人道、商道。而现实中,无论是商人或其他人种,常常把“仁”与“富”作为一个对立的概念来对待。这里我只想说明一点:“仁”和“富”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为“仁”而“富”是一种战略,为“富”而“仁”是一种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