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宗会长走进大美丹阳,探访都市里的“诗和远方”
9月3日晚,考察团抵达丹阳,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许根林、副市长杨文军、招商局局长汪涛亲自接待,并与王理宗会长就广东与丹阳的结缘合作展开交流。黄万年书记从历史、文学的角度介绍了丹阳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结构性的产业布局,为我们勾勒了丹阳曼妙的轮廓与妩媚的身姿。
9月4日,在丹阳市招商局汪涛局长的周密安排下,考察团一行首先走进丹阳市规划设计馆,全面了解丹阳的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产业规划及发展战略,随后相继考察丹阳产业的两张名片——丹阳眼镜小镇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头部企业鱼跃集团总部,随后商会代表团与丹阳市人民政府进行了亲切友好、深入全面的座谈交流。
偶然的邂逅,短暂的交流,也许就能留下不息的回想和深刻的眷恋,丹阳就是这样一个让你眼前一亮,心头一动的城市。如果你对丹阳的了解是一张白纸,走进它,你会发现丹阳是一个绝尘而立的美女,如果你对丹阳曾经有过一知半解的了解,亲近它,你会发现丹阳不仅仅只有一种色彩,她的美是立体的,丰富的,也是灵动的,融通的,她是多姿多彩的,魅力无穷的,也是风情万种,仪态万千的。丹阳,就如同一处隐匿的“桃花源”,以绝无仅有的美悄然绽放,只要来过这里,精致温润的景致便会深深烙印在脑海,久久难忘。只要来过这里,就觉得不曾离开,不想离开。
规划设计馆——品味丹阳,黄色丹阳
丹阳市规划设计馆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匠心的设计理念和精妙的空间布局,全景式展示了丹阳的历史底蕴、文明成果、发展历程、产业现状及战略布局,让我们跟随丹阳6000年文明史,回溯到龙脉繁盛、文脉兴旺的历史尽头,去触摸和感知这片黄土地曾经上演的千古风流,曾经留下的文明风尚。因“丹凤朝阳”而得名,因作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故里而闻名,“千古凤飞地,一代帝王乡”的丹阳拥有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文化对城市的滋养就如艺术对人的滋养一样,让丹阳拥有了王者的从容气度,君子的脱俗气韵和闺秀的如兰气质。
据规划馆工作人员介绍,在丹阳东北效连绵起伏,林木蓊郁的山峦岗中,埋葬着十二座南朝齐梁帝王陵墓。如果再加上有史可证的,位于司徒镇的三国吴武烈皇帝孙坚墓,一共有十三帝王陵墓。可以和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和河南省巩县的北宋“八帝九陵“相媲美。作为江南文物之邦,西晋玉乳泉、南朝石刻、北宋嘉山寺、明朝万善塔等文物古迹遍地,到达现场,看见实物,这是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感受文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文化育人、文化兴城、文化振邦的现代化进程。
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改变,那么社会的改变只能是形式上的改变甚至是幻想。但是没有文化层面上的转变,则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技术的变革也就停留在表面。发挥文化的作用,由功能社会向文化社会转变,使社会的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这是黄色丹阳的厚重带来的启示。
眼镜风尚小镇——镜见丹阳,蓝色丹阳
丹阳工业基础深厚,眼镜、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木业和家纺五大传统产业构筑了丹阳在工业经济时代的辉煌。汪涛局长带领考察团走进丹阳眼镜风尚小镇,让我们一窥丹阳在传统产业的积聚与规模化效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丹阳是中国眼镜之都,年产眼镜架1亿多副,占全国总产量的1/3;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3.2亿副,占全国总量的75%,世界总量的50%,是世界最大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眼镜产品集散地和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眼镜已经成为丹阳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丹阳眼镜市场形成于1986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并从传统的交易市场成功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是国家AAA级商贸旅游景区。
中国眼镜博物馆是唯一一座展示中国和世界眼镜发展情况的博物馆,与眼镜相关的知识、产品、眼镜的流变、镜片的形状、镜架的发展及与眼镜相关的名人在这里一一陈列,让我们看到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其发展源流如此源远流长,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并对我们认知世界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在感叹人类创造力居功至伟的同时,也不禁生发出世界真奇妙之叹。就如徐志摩在第一次戴上眼镜之后仰头一望,哇!好一个伟大蓝净不相熟的天,张着几千只闪烁的神眼,一直穿透他的眼镜到眼睛,直贯他灵府的深处。志摩不禁大声叫道:“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可以想见的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眼镜将成为未来眼镜的发展趋势。未来眼镜是将眼镜传统的功能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如将微电脑,集成处理器、摄像头、GPS定位系统等有机融合,眼镜的功能将被更大限度的开发,从而实现人类更多眼睛本身所无法实现的梦想……
鱼跃集团——创新丹阳,红色丹阳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丹阳着力打造的战略新兴产业,而鱼跃集团则是丹阳新兴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土生土长的医疗器械头部企业。
在正午明媚的阳光下,几栋干净到发光,敞亮到逼人的建筑缓缓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是鱼跃集团全球生产基地。据介绍,基地总投资30亿元、占地1000亩,邀请了国际知名设计团队设计,由上海世博会上海馆总设计师“操刀”, 按照工业4.0智能制造的标准建造。建筑整体设计非常先进,在大气磅礴、遒劲有力的框架,兼有蜿蜒柔美的曲线,体现出刚柔并济的力量。特别贴心的是,各主体建筑都有走廊相连,即便是雨天,员工也不会在行走中淋湿。几乎每个办公区旁都有休闲区域,连一把普通餐椅都有奢侈品般的质感,洗漱间由粉色、蓝色区分,承包了所有少女和酷男的心,所有的设计都极大地体现着鱼跃尊重生命,包容个性,推崇创新,追求品质的企业文化和独具匠心。
展厅汇聚了鱼跃全球科技创新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一家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兴企业的傲人身姿,也看到了创新型企业如何腾飞的清晰路径:实现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国际资源与本土动力兼具、医疗市场与家用市场共进、产品与服务模式双重融合,构建起医疗器械产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和全产业链生态。如今的鱼跃集团旗下拥有2家上市公司,鱼跃医疗和万东医疗,及80余家参控股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包括鱼跃、意大利百胜、万东等著名品牌,拥有位于德国、意大利、北京等10大研发中心和7大制造中心,并在全球各地设立了56家办事机构,形成了完整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
更让我们惊叹的是工业4.0车间的无人化生产,机器人和机械手及每个生产环节之间的无缝衔接,高效流动,车间环境更是干净无尘无噪音,几千平方的厂房里,干净整洁,机器人和机械手24小时不休息的工作,可是竟然看不到一个员工,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往返的机械手以及地表穿插有序的轨道,大部分工作在中控室及试验室中完成,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机械手的工作如同舞蹈,充满了力量和机械的美感。
鱼跃集团的整体建筑设计、园区环境和无人化工厂让考察团深感震撼,除了高水平设计带来的极大愉悦,还有令人惊叹的自动化魅力,让我们油然而生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的敬佩之情,对培育出世界级高水平企业的丹阳自然生出一份另眼相看。
座谈会——爱上丹阳,多彩丹阳
9月4日下午4点,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与丹阳市人民政府座谈会在水中仙国际酒店会议室举行,丹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许根林、党政机关及丹阳下属各乡镇领导参加座谈会,招商局局长汪涛主持会议。
为了加深了解与互信,推动深度精准合作,和君集团、毅德控股、益康优品、希奥斯生物和立体通科技代表分别进行企业介绍,提出了与丹阳合作的思路和建议,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与丹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未来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及融合发展方面达成合作默契。
王理宗会长在讲话中盛赞丹阳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人文历史的厚度,高度评价丹阳市委市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思想高度,服务精神与人情练达的温度及各级领导干部身上温文尔雅的君子风度。他说,丹阳是一座如诗如梦如画的城市, 丹阳凸显了非常优秀的特质: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新兴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链条完善、资源聚集能力强大、政府服务措施到位,让丹阳成为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是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王理宗会长相信,丹阳是一片能够让企业家赚钱的洼地、是能够创业成功的福地,更是探寻未来事业发展空间的宝地。
理宗会长介绍了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三大优势:丰富的产业资源、丰富的科技资本资源和丰富的技术资源,希望进一步了解丹阳的政策、经济、产业、土地等各种要素环境,探寻和探索出与丹阳合作的新模式。
理宗会长最后分享了深圳的创新开放经验:营造创新环境、激励创新人才、发展创新金融、打造创新高地,并借由深圳经济转型成功的路径,对丹阳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保持拥抱变化、适应变化、引领变化的理念
2、以科技为手段,加强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如智能眼镜的转型之路)
3、加强产业链的融链、固链、强链工程
4、大力引进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推动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的成长
5、发挥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与技术、资本与产业的互联互通
理宗会长说,从感觉好到感情好,从你好我好到大家好,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加强情感互融,信息互通,平台共建,模式共创,实现利益共享,未来共创!理宗会长寄语丹阳的未来更加五彩斑斓,更加魅力无限,更加春色无边!
许根林副书记在最后的讲话中,高度评价考察团企业家从公司到个人,无不展示了湾区的创新与活力,展示了湾区企业家的风采,同时他指出理宗会长的讲话高屋建瓴,而又落地有声,给丹阳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带去启示和思路。
他从历史文化的深处分析丹阳经济发展的内核在于源远流长的德家文化、诚信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在于兴盛于南北朝乱世的丹阳,拥有思想活跃、敢于发声的精神传统,于是让丹阳在市场经济之初,即成为乡镇企业发源地,丹阳首创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模式,成为最早超1亿元的县级市,昆山,张家港,常熟都是后继者。在早期企业家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形成了丹阳独具特色的五大传统产业,创造了曾经丹阳经济的辉煌。
他分析了丹阳过去成功的原因,也自省了丹阳后来发展缓慢的缘由。丹阳的发展得益于时代,拥抱了工业革命的浪潮,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第二波互联网革命浪潮,作为四线城市,也因为过去的成功让丹阳少了进取心,丹阳没有走在前列;在第三波新一代信息革命浪潮下,丹阳市委市政府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危机,增强了求变意识,坚定了创新决心,已经制定了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抓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的几大举措:
1、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对五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重新进行产业链梳理,推动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结合,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数据化等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2、欢迎基金和投行深度参与丹阳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科学评估,导入资源,导入资本,寻找、孵化和培育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让特色产业更具竞争力,让优势产业走向世界。
3、与相关商协会、平台机构合作,导入更多科技元素、科技资源和头部企业,提升产业链迭代水平。
许根林书记表示,丹阳市委市政府矢志抓住新一轮的转型机遇,尽快缩小与苏南经济的差距;同时他表达了与商会携手合作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商会的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助力丹阳重现昔日光彩,推动激情飞扬、积极向上的丹阳成为长三角更加闪亮的明珠,成为两江合作在新时代的闪亮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