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逢8年份对中国经济来说,通常是一个转折年份。78年改革开放,88年通胀危机,98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8年我们又站在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上,挑战大于机遇,过去的大半年,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摩擦、股市大跌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作为最根本、最前沿的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感受到的是空前的压力,中国的制造业该如何拨清迷雾,坚定信心,锁定目标,找到路径?又该如何在成本高企、核心技术缺乏、人才不济、管理不善的困境中破茧成蝶,从山寨走向创新,从低端走向高端?未来10年,制造业该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

10月24日下午,一场关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研判及制造业发展的交流研讨会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南山办事处举行。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南方略国际品牌&品牌咨询机构总经理刘祖轲分别从国内国际形势和制造业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宏观洞察和微观解读。参加交流的有百福立实业、山德实业、一体医疗、鸿泰门窗、东莞陆鑫机械、国富黄金、质友精密、二郎神照明、哈曼电子等近二十家从事加工制造的企业。
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要素依然是成本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
1、要洞悉现象背后的本质
股市是经济的风向标,中国股市下半年的大跌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可以归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事实上,中美贸易摩擦对贸易的影响不是最大,却极大地冲击和恶化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并不是贸易,而是中美经济实力之间的较量,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坚定信心,需要对现象背后深层政治、历史、文化、宗教等问题的认知,抓住本质和核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次股市大跌受影响最大的是大企业,上市公司,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合理的集中爆发,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中美贸易摩擦,也是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质押现象,统计数据十分惊人,近十万亿市值蒸发的严重后果可能导致无数上市公司易主,易主将产生一系列公司经营、员工安置、社保缴交等连锁反应,其后果细思极恐。对此,政府必须有足够警醒,对资本市场来说也不啻为一剂猛药,为将来的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要明晰历史发展的阶段
掌握历史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助于我们进行合理的战略布局,对我们独立思考、理性决策更是重要依据。从历史发展和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美国、日本、德国还是中国,都遵循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在高速增长期后一定会进入经济回落期,每个国家的增长期和回落期并不同步,这也是自由市场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我们要研究每个大国的经济周期,为我们与其协调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提前布局。
3、要确定全球体系的分工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全球自由市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球分工体系的形成。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首先要明确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们所处的位置与坐标。美日德稳居制造业第一梯队的位置,掌握着信息技术、半导体、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最先进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韩国、台湾和欧洲是第二梯队,在某些非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则仍然处于制造业的最底层,中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制造业网络、渠道和完善的配套,但是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依然靠进口,停留在山寨模仿和比拼成本阶段。
4、要抓住产业未来的核心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制造业必须向中高端迈进,但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更非一役之力即可完成。为了保证转型升级成功,必须让更多民营制造业活下来,保存足够的有生力量,产业的转型升级才有保障。制造业要有未来,每个企业都要明确未来10年,制造业的核心要素依然是成本,如何降低成本仍然是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
如何降低成本?转移:向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转型:生产与服务相融合的转型发展;推动智能制造: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供应链等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率,通过效率提升降低成本。

用目标解决问题,不要用竞争解决问题,制造业才能活下去
—南方略国际品牌&品牌咨询机构总经理刘祖轲
制造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变,很多制造业不赚钱,没尊严,很多被迫停产关厂,即便坚守的人也深感压力山大,工资、费用、赊销三座大山压得直不起腰,制造业活得艰难,但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
1、案例分析,对标学习:杰克缝纫机(运城制版集团),华为
2、企业的目标是如何提高增长率,没有增长率就赚不到钱,很多企业忘了自己的目标,以为是把对手打下去自己就能活下来,这种偏离企业本质的思维往往将企业带进死胡同,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紧盯目标,用目标,用增长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竞争、用博弈来解决问题,不要总关注外部而忘了内部,回归原点,以客户为中心,用硬科技+软实力提升各项指标,用数据量化客户满意度,围绕圆心和目标,不偏轨道,无论是高端制造,还是低端制造,企业都能活下来,功德圆满。
3、组织上要以人为本,把人的要素激活,用奋斗系数去调整员工收入结构,改变躺着赚钱的心态,激励员工以奋斗为荣,以奋斗为宗旨,让员工跑着赚钱,抢着赚钱。
百福立实业董事长楼荣和
确立核心、保有用心、专心、平常心,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应时而谋,顺势而为。
山德实业董事长乔梁
制造业在深圳的处境越来越难,要尽早向外转移;做制造业也好,做任何是也好,要三有:有心、有智、有恒。
一体医疗集团副总裁胡中东
优质企业是经济的支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心。目前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家精神和信心被打击消磨。
鸿泰门窗董事长赵宏光
制造业是国之根本,困境与发展,挑战与生机从来都是并行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行业内多交流就能找到更多突围的思路。
东莞陆鑫机械总助詹镇远
很多中小制造业的死穴是环保,需要转型升级,但环保设备、转型升级需要巨额资金,小微企业只能被剪羊毛似出局。转移到成本更低、对转型升级没那么迫切的地方才能活下去。
质友精密董事长俞直友
在制造业领域沉浸20余年,研发是制造的心脏,也是产品的核心,但企业发展除了技术,还有市场,还有政策,这些都是企业要做的功课。
二郎神照明创始人何吉祖
无论道路多艰难,代价多昂贵,从山寨到创新是日本制造、德国制造崛起的经验,也是中国制造即将要踏上的征程。
陈立新
对制造业来说,瘦身、转移、工资结构转为股份+工资,抓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和市场机会,是当下活下去,并活得好的关键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