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世界经济格局,王会长总结为五点:“权力的多极化”“供应链的区域化”“合作的盟友化”“规则的创造化”“经济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预期降低,欧洲受俄乌战争影响,经济增长乏力;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引发通胀与增长波动;而中国经济则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全球化出现退潮迹象,世界贸易下滑。受地缘政治、关税以及单边主义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增长受限,消费动力不足,全球消费市场表现低迷,就业问题严峻。
科技主战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人才与数据主权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发展逻辑发生转变,安全与科技成为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球合作趋于谨慎,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治格局变化复杂,代理人战争可能成为常态,且战争形式正朝着高科技化方向发展。
全球债务与人口结构问题突出,高负债制约着经济动能的释放,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全球视角来看,王理宗会长认为,中国经济成就卓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在贸易方面,中国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货物贸易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不仅出口大量产品,也大量进口商品,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增加值的贡献年均达到30%。不过,贸易方式仍有优化空间。
制造业实力强劲,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枢纽,拥有完整且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疫情期间,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但当下也面临着产业转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考量。
科技领域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高铁、新能源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在芯片、工业软件、飞机发动机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单一市场,GDP规模庞大,消费领域广泛,各消费板块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规则制定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努力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对全球的贡献十分显著,不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一带一路”倡议还带动了大量就业,在疫情期间也为全球提供了物资支持。
王会长还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质量发展理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发布《民营经济促进法》等,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讲座互动环节,针对走私打击策略调整及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影响等问题,王会长建议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企业合规化,应对走私问题;认为美联储降息或刺激经济,对中国股市有积极影响。
此次讲座,王理宗会长以广阔视野、丰富见解,为深圳缉私局干部呈现全球经济格局下中国经济的全貌,引发对经济、政治、技术及人类未来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